新光村古建筑群 :江南喬家大院
青磚黑瓦馬頭跳,窗臺斗拱石門架,位于浦江至杭州的210省道旁,距浦江縣18公里處,有一座江南喬家庭院。它是余宅鄉的新光村,俗稱二十五都朱宅。現有古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有140多棟古民居。是浦江保存較好的古村落之一。
走進新光村的古建筑,我不禁感嘆吳商一代人的生活品味。這座古建筑曾經威嚴而繁忙。它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榮耀,決定了一個村莊的興衰。如今,這個傳統的古村落迎來了年輕的制造商、遠行游客和好奇的美食家。他們在這里聆聽百年深宅院的建筑特色和傳說。
傳說婺商朱可賓
許多人稱新光村為江南的喬家大院,一是因為始遷祖朱可賓是清朝的傳奇武商,二是因為村里的靈巖莊園氣派恢宏。
北宋時期,新光村始祖朱照被判婺州。退休后,他在浦江縣城西街定居。第十三位祖先朱勝于洪武兩年(1369)遷居西溪五沙上屋(現智豐村,俗稱朱宅老房子)。1740年左右,第二十三世祖朱可賓(號靈巖)在應家凡(現新光村、朱宅新屋)開始建造新宅靈巖莊園。嘉慶年間,朱可賓年輕一代朱舍鋼又擴建了靈巖莊園。新光村古建筑群的主體是朱可賓人聚居的家族莊園。
1735年,朱可賓開始在杭州等地做生意。他白手起家,賣樹、茶、靛藍染料,賺了不少錢,被稱為朱百萬。他在杭州創辦了最大的印染廠和靈巖茶店,始終堅持質優、量足、誠實、價廉的經營信條。
朱可賓發財后,曾有36個村莊、72個港口和馬嶺至蘆茨的山林。1745年,他創辦了靈巖免費學校。到1950年,200多年來,他不僅為村里培養了80或90名學生,還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困難和優秀學生學習。新光村被稱為浦江學者的搖籃,是浦江教育文化的次中心,被稱為金華第一村。
朱可賓和他的后代慷慨解囊,修建了橋梁和道路。他們捐贈了8000多筆錢建造了馬嶺路、曲巖嶺路、獅子嶺路等。此外,他們還建造了浦江學宮、浦陽學院和金華府,為村民提供救災和免債券。
臨死前,朱可賓還要求兒子設立108畝良田教育獎勵基金,全縣每位新秀都能到宜谷堂領取1000多斤稻谷獎勵。據說他是浦江一次最多的人之一。乾隆皇帝封朱可賓為國學生,妻子封安人。金華知府楊志道贈送的惠及儒林牌匾至今懸掛在宜谷堂。在清朝的160年里,靈巖家族有十三四個皇帝或朝廷的信徒,并贈送了許多牌匾和牌坊。
江南喬家大院
靈巖莊園的主要建筑呈井形布局,以家庭大廳宜谷大廳為中心。兩邊都是朱可賓的房子,然后是他四個兒子的日常生活空間。整個莊園有五個大廳、五個花園和六個池塘,包括花園和菜園,可以耕種和閱讀,生活和宜人。新光村建在朱家的五個大廳周圍周圍者和兒童的尊嚴和禮儀制度清晰,反映了中國古代家庭的和諧制度。
參觀靈巖莊園,從伊谷堂的大廳開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由磨磚磚雕刻而成的石門牌坊,上面雕刻著南極呈祥、鹿含仙草、喜鵲登梅等字體和圖案從一進到三進,伊谷堂墻上的馬頭從四個增加到八個,意思是一步步升高。靈巖公故居、讀書房、練功房分布在伊谷堂東軸線上,西軸線由禮儀房、三會房、錢庫組成。同時,軸線南側有一個讀書園,山水宜人。這些建筑用途不同,造型也不同,可見靈巖莊園主人的審美品味和生活質量。
莊園的輔助建筑包括總管房(昆山書院)、務書館、糧食加工區、取水點、養馬區等。
隨著家庭人口的發展,清嘉慶年間,朱舍綱擴建了靈巖莊園。在原建筑的基礎上,增加了桂芳軒、啟明居、朱舍綱故居、惠賢居等建筑。新光村的建筑也從原來的150棟發展到300多棟,總面積達到2公頃。
選址布局見匠心
獅象東守水口關,元寶南進宜谷堂,神女西獻酒香,青龍北戲西水灣。這首七言詩,外人看了都摸不著頭腦,新光村村民一看就會明白,它講的是這個村莊的風水格局。
新光村四面環山,東為浦江絕景之一的朱宅水口(獅象蹲守),南為中華山、筆架山、元寶山、曲巖古道,西為馬嶺風景區和名石美女峰,北為青龍山、高塢,太極形靈秀溪環繞古村落。靈巖莊園位于朱宅周圍視野最開闊的地方。據說朱可賓發財后,為了找到新的宅陽基地,他帶著兒子四處尋找。起初,他選擇的不是新光村。后來,他遇到了一位風水先生,帶他去找以西溪為界的陰陽太極地圖上的鳳凰之地。他不僅風景秀麗,而且面對元寶山,元寶山意味著財源廣進。因此,靈巖莊園有一個金盤模式,由一谷堂和兩側的六個廂房組成,即朱可賓的主要活動場所,抓住對面元寶山的財富。
據說朱可賓特意邀請設計專家從杭州設計規劃莊園房,其筆墨紙硯的堂前布局可以說是其中一大特色。伊谷堂門牌前,有一個長方形明亮的大明堂,現在用來停放游客的車輛,前后兩排停20多輛車綽綽有余。眾所周知,這個地方是筆墨紙硯中的紙。明堂南是硯池,顧名思義就是硯。池子東南側有墨居,占地205平方米,倒影在水中,遠遠望去,水面呈青黑色。還有墨,筆在哪里?原來筆是讀書園里的一棵古松樹。松樹筆直蒼勁,當陽光照射到某個角度時,它就像一支筆插入硯池,由此產生了筆墨影硯池的景象。不幸的是,由于后期建房時拆除了硯池西南側的讀書園,現在墨筆紙硯缺少一支筆。
新光村古建筑材料精美,裝飾精良,磚雕、石雕、壁畫工藝精湛,造型優美。美則美,功能相當講究。莊園里有很多窗戶和顏色。方形窗、圓形窗和八角形窗都有自己的美。啟方式也不同。有些不能打開用于裝飾,有些可以推出通風,有些可以上下移動,左右移動,類似于現代鋁合金推拉窗。以街道兩側的路燈為例,在墻上鑿出一個方形凹槽,里面有一個圓孔與內墻相連,上面有一個圓柱形通道直接通向墻排煙。墻兩側各有一個小推窗。打開時可以換燈和芝麻油,關閉時可以擋風遮雨。推窗上是紗窗,可以透光照亮墻內庭院和墻外街道。
靈巖莊園的村莊格局與傳統生活交織在一起,構成了傳統村莊生活的美好意境。
古宅開門迎創客
新光村是仙華山至馬嶺景區的必經之處,近年來旅游業在當地發展迅速。
1958年太平天國、抗日戰爭、火災等多次破壞后,包括靈巖莊園在內的新光村古建筑嚴重受損。近年來,當地文物保護工作不斷推進。2012年12月,新光村被宣布為中國傳統村落;今年,浙江省第七批文化保護單位成功申請。
2013年,浦江啟動五水共治,關閉2萬多個小水晶作坊。新光村打磨水晶的刺耳噪音消失,肆意流動的牛奶污水逐漸恢復清澈。青山綠水如何變成金山銀山?新光村人選擇發展旅游業。曾經村民眼中的破舊房屋成了新光村的寶貝。當地修復了宜谷堂、29間、雙井房、桂芳軒等古建筑,實施了文化禮堂、村口景觀、道路改造、村環境衛生改善等一系列項目。來這里的游客數量逐年增加。2015年,29間修繕后的雙井房,現已成為青年創客基地和文化創意園。如今,29個房間的居民不再是白發老人,而是一群年輕的制造商。在他們的制造商空間里,有書畫創作、小酒吧、青創咖啡、智能交通、旅游農產品體驗館、地質科普館、篆刻、剪紙、旗袍等……據報道,目前當地有20家制造商店和兩家民宿,為制造商創造了一個創業平臺,互聯網體驗模式為這個古村落注入了時尚風味。新光村去年吸引了近30萬游客。新光村不僅留住了游客的腳步,也留住了村里的年輕人,甚至一些外出工作的村民也回到家鄉創業。
新光村正計劃建設一個具有完善食品、住房、交通、娛樂功能的省級公路旅游示范基地。當記者去采訪時,一家B&B正在這里建設,一家汽車酒店也在擴大設施項目。據報道,靈巖莊園目前的修復面積僅占原古建筑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接下來,西部的光裕堂和敦厚堂也有望得到修復,開門迎接客人。